治疗近视新理论——从病根出发控制近视

 

众所周知,近视病根是看近。其实并不是说看近就近视了,而是长期看近眼球屈光一直处于一种看近的调节中,这种调节造成了近视因素的积累,看远的过程又可以清除这些积累。但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“看近”和“看远”不对等,看近造成的近视积累并不能被消除掉,日复一日就会导致眼轴变长,成为近视眼。因此,治疗近视需要对应的使用远视化方法,“创造”远视。

既然已经知道近视的病根是看近,那么治疗近视的关键也应该是控制“看近”这一病根。可是事实上,现在市面上大部分仪器并不能解决看近这一病根,相反它们针对的都是近视的症状——睫状肌调节性痉挛。一些所谓的近视治疗仪通过眼部按摩等物理手段,让眼球得到休息,缓解痉挛症状,就觉得是能治疗近视了,简直是太过荒谬。

不能说缓解眼疲劳不好,但是这种方式对近视病根毫无作用,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,就想当于眼保健操而已。近视是屈光不正,治疗近视如果与屈光无关,那基本就完全没有触及到病根,是不可取的近视治疗方法。当然,说是治疗,事实上近视的防治重在控制,想要将近视度数完全清除是不可能的,近视治疗更多的是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。

针对屈光的近视治疗方法最直接的就是远视化方法,通过让眼球在看近时处于一种远视化屈光状态来控制看近,治疗近视。而众多远视化方法中,较为简单并且有效的就是远化镜了。其中自动远化镜的双层结构可以让远视化力度更强,更能清除掉一天的近视积累。通过使用远视化方法来清除近视积累,再辅助一些简单的缓解眼疲劳的眼保健操,就能很大程度上控制住近视发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