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视防治新理念--远视化离焦控制法—刘东光教授编
新理念一:近视主要病因及关键环节控制法
即学生近视由多种因素引起,将各种因素都控制好是不可能的,但在近视发病过程中有些因素起主导作用,控制好它们,即可控制85%以上近视发生发展。数10 年的研究提示,“近视三看”及“眼失灵敏度”是学生近视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键环节,主要影响近视是否发生,并促进发展。
1、“近视三看”:是学生近视的主要病因:
大量研究提示,学生近视发生、发展主要与“看近”如看电视、电脑、书太多有关。
(1)看书、写字:当写字距离在30cm时,可反射引起300度调节性近视;20cm时,引起500度;10cm时,则引起1000度。近距越近,时间越长,引起的调节性近视越重;
(2)看电脑:也可因近距离看,反射引起50~300度调节性近视,而屏幕频闪、射线对晶状体及调节的影响,又可加重眼疲劳促进近视发展;
(3)看电视:近距离注视+屏幕频闪+射线对晶状体及调节的影响,可捉进近视发生。
由于学生近视主要发生在“近视三看”中,防止学生近视发生发展,首先必须全面控制“近视三看”才能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。只控制其中“1~2看”,而忽略了另“1看”,均可能导致控制失败。以往的方法或仪器大多效果不好,或许主要与没有全面控制“三看”有关,如果仅控制了看书写字,而不控制看电脑电视,则近视仍会发展。由此可见,要想获得理想的远期效果,必须全面控制“近视三看”。
2、近视发病存在2 个关键环节:
看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关键环节引起近视发生、发展:看近反射及眼失灵敏度,
(一)近反射环节:是近视的始发环节:即学生只要一看近(如30cm看书)就会反射产生300度调焦性近视及集合性视野缩小,通常,看得越近,这2个近反射越严重;
(二)眼灵敏度下降环节:是近视的继发环节,即学生如果长期看近,可继发眼调焦灵敏度下降或调焦滞后;眼失灵敏包括眼晶状体调焦运动不灵敏及眼球转动不灵敏,均是导致近视发展的关键环节:
(1)晶体运动失灵敏:包括
a、晶体调焦失灵敏(即不能随看近看远灵敏变焦),可引起眼内生化改变,导致眼轴变长(每长1mm≡约增加300度近视)。
b、晶体变凸复位失灵敏(即看远时不能完全复位变扁):可引起50~300度调节性近视,久之可转变成真性近视。
(2)眼球运动失灵敏:即长期固定看近,减少眼球转动灵敏度,可造成视野缩小,继发眼生化改变、眼轴变长而近视发展。
以上两个关键环节均可引起眼内生化改变,从而导致眼轴变长,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。
从学生近视发病流程看,“看近”主要通过以上两个关键环节引起加重近视。近视两个关键环节对控制近视发展具有“牵一发动全身”的影响。因此,控制学生近视发展的重点是阻断近反射及眼灵敏度环节。临床上可用远视或扩大视野训练来抵消近视反射,或采用专业眼灵敏度仪进行晶体操及眼球操运动训练,提高眼谳焦灵敏度,从而控制近视发生、发展。
新理念二:用远视控制近视的近视远视化控制理念
现代眼科视光学对近视的概念有了更加全面、深入的认识:
近视不是孤立的,它是与远视对立存在的,其病因、发生、发展及康复过程均与远视化直接相关,是与远视化相互斗争,相互转化的结果。在近视环境中,必定有远视化的因素存在,近视与远视相互作用,相互依存,并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。如果近视化因素较强,则近视发生、发展。反之,如果远视化因素较强,则近视受到控制,甚至缓解。
由此可见,近视的防治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才能获得好的效果:
1、减弱或消除近视因素;
2、增加或强化远视因素;
3、让近视向远视方向转化。
因此,要更好的利用远视化因素控制近视,应该充分了解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属于近视化,哪些属于远视化行为,以此为基础,了解哪些方法可以抵消近视化或加强远视化。
学生的近视化活动主要有
1、看书、写字:完成作业(课堂、家庭),每天平均3小时;
2、看电脑:学习、上网聊天、查资料,每天平均1小时;
3、看电视或多媒体教学:学习、娱乐,每天平均1小时。
以上简称为“近视三看”。
学生的远视化活动主要有:
1、课间户外活动:每天平均1小时;
2、上学、放学途中:每天平均1小时;
3、体育课或其它户外活动:每天平均1小时。
统计学生日常活动中,平均近视化时间约5小时,远视化时间约3小时。或许这就是现代学生近视发生率高、近视发展快的主要原因。
新理念三:近视病因划分为15%及85%,提示,学生近视可防不可治愈。
近视病因中,约15%与眼轴发育变长有关 ,85%与 “看近”有关。
在眼轴长引起的15%近视中,由于眼轴会随年龄增加不断变长,每长1mm约增加300度近视。因此,青少年近视多少都会有所发展,故不能治愈,只能控制发展。任何报纸、广告宣传的可以治好青少年近视都是不可信的。
在看近引起的85%近视中,以下3种“看近”,最容易引起近视: 看书、看电视、看电脑,称为“近视三看”。
新理念四:近视发生与近视化因素占主导有关。
近视发生发展是近视化与远视化相互作用的结果,当近视化因互占主导时,近视发生发展。因此,减少、抵销近视化,增加或加强远视化因素,是防治近视最基本的方法。家长必须了解最容易引起近视“近视化动作”是“近视三看”,在帮助小孩减少近视发生发展方面,家长切实可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:控制“近视三看”,使用远视化镜等仪器将“近视三看”转化成看远休息,促使眼睛向远视化方向转化而控制近视发生发展。
新理念五:眼失灵敏度是学生近视发展快主要原因之一。
眼调节运动失灵敏,和眼球运动失灵敏,均可引起学生近视发展加速。
有效的近视控制方法,必须涉及到控制“看近”及提高眼球运动的灵敏度两个关键环节。
新理念五:快乐控制近视
近视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,其防止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很多很好的近视防治方法如眼保健操等,并非无效,只是难于长期坚持。
将控制近视的方法融于看书、玩电脑的娱乐活动中,或完成家庭作业的任务中,让小孩在不知不觉中控制近视,小孩乐于接受或顺便接受,并自觉长期坚持,可以显著提高远期效果。
台灯远化镜,以及虚焦远化镜都符合快乐控制近视或作业控制近视理念。另外,自动远化镜更是用国际认可的终端近视控制法,只需在每晚睡前(看近的终端时段),使用远化镜10分钟,即可轻松消除白天看近引起的近视化积累,轻松控制近视。
来源www.ldgabc.com刘东光教授近视弱视网